Putney C. Service Over Secrecy: How Lodge-style Fraternalism Yielded Popularity to Men’s Service Clubs[J].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, 1993, 27(1): 179-190.
服务超越秘密:男性服务社团如何取代兄弟会。
摘要:本文拓宽了兄弟会的研究,区分了老式兄弟会(“old” fraternalism)与新式兄弟会(“new-style” fraternalism),前者如共济会,后者如扶轮社、狮子会与同济会等。秘密社团(secret societies)繁荣于维多利亚时代,而相对于服务社团(service clubs)衰落于二战后,事实上反映了美国文化背景的宏大变革,变革表现如男人减少了对家庭生活的恐惧、经济分层、大量的消费,以及一系列进步改革。

Read more »

丹尼尔·约瑟夫·蒙蒂,迈克尔·伊恩·博雷尔,林恩·C·麦格雷戈. 城市的人和地方:城市、市郊和城镇的社会学[M]. 江苏教育出版社, 2017.
Monti D J, Borer M I, Macgregor L C. Urban People and Places: The Sociology of Cities, Suburbs, and Towns[M]. Sage Publications, 2014.

当过去的社会纽带断裂时,个体往往会找到新的方式和其他人联系起来,融为一体。

Read more »

素德・文卡斯特. 城中城: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[M]. 上海人民出版社, 2016.
本书另译“城中城”,近似《天真的人类学家》,平白叙述的田野经历,但是与纪实文学分野的学术性在哪里?这是一本颇投机性的田野。作为社会学圈内著作,我觉得很一般,不大会推荐别人看,顺畅的故事性仍然不足以弥补理论的空洞;但如果作为为大众写作的圈外纪实文学,Venkatesh成功地揭示了黑人计划区的艰难与黑人-帮派社区的互助,值得推荐给非科班的同学。

Read more »

项飚. 跨越边界的社区:北京“浙江村”的生活史[M]. 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, 2000.
我仍然在犹豫是否深入城市研究,做什么方向都是反复不定的。近来思考社会分层与城市研究的结合,希望从项飚处找到灵感,硕士毕业时的理论厚度与田野扎实应该比肩此书。

Read more »

社会科学界自帕森斯(Parsons)时代对ICU的研究有很多,但在回溯论文中,以色列社会学家Rier(2000)对后帕森斯时代医学社会学的反思十分重要,在ICU的社会学研究中承前启后,这一反思将矛头指向医学社会学过度关注慢性病,而忽视了急性病研究。Julia(2003)对医学社会学近25年的综述中,对Rier的论文给予了高度评价,认为其同时进行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。也由此,我主要在Rier(2000)论文的基础上,对Rier之后,近20年有关ICU的社会学的中英文论文大致概述。

Read more »

Rier D. The Missing Voice of the Critically Ill: A Medical Sociologist’s First‐person Account[J]. Sociology of Health & Illness, 2000, 22(1): 68-93.
摘要:既往病危患者的社会学研究多聚焦于提供者与家庭,而鲜有关注其患者本身。同时,大多数对患者经历的论文都是慢性病患者。这篇论文基于作者作为一个ICU中病患的真实经历,揭示了后帕森斯时代,很多论文——如号称完全揭露患者及患者与医生的谈判与合作——是很少涉及病危患者的。这篇论文也讨论了作者在ICU中佩戴呼吸器时所记录的笔记——一个非故意但确实同时记录了他经历的——一种“偶然民族志”的形式。这促使他重构他鲜为社会学家所接触的经验。这样一种笔记可以帮助我们重塑ICU重病患者的经历,并引导我们走向有关病危患者的社会学,进而指出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。
关键词:病危患者,ICU,Parsons,增权/赋权,揭露

Read more »

孔飞力. 叫魂: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[M]. 上海三联书店, 2012.

“从历史的眼光来看,当时经济的生气勃勃给我们以深刻印象;但对生活于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来说,活生生的现实则是这种在难以预料的环境中为生存所作的挣扎奋斗。” ——孔飞力

Read more »

刘绍华. 我的凉山兄弟: 毒品, 艾滋与流动青年[M]. 北京:中央编译出版社, 2015.
这本书属文化人类学、医疗人类学著作,适合大二上修完“社会学理论”后再读,讨论了福柯式的毛细血管权力运作。对我的最大启示,大约是尝试理解刘的写作方式与写作逻辑,而不再像以往更关注理论的启示或琐碎的细节。

Read more »
0%